苏联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在阿富汗战争中

Soviet VVS Front aviation and long range aviation in Afghanistan war/Советские ВВС фронтовой авиации и дальней авиации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войне

第十章 安-30

驻阿富汗苏军首次使用安-30是1981年11月,当时,V.N.叶尔马科维奇(Ermakovich/Ермакович)大尉的机组人员在喀布尔收到一架机尾号为04的飞机,并分配到50OSAP团1中队,其中还包括安-12和安-26。1984年秋,第40集团军的安-30数量增加到3架,且一直维持到1987年中。唯一的例外是某些时期在非洲的另一场局部战争中需要阿富汗战争经验。1986年8月4日,斯科别列夫(Skobelev/Скобелев)大尉[领航员----V.N.波诺马列(Ponomarev/Пономарев)大尉]的机组前往安哥拉,接替不愿执行侦察任务的民间飞行员。飞往非洲之前,这架编号为“23”的飞机回到苏联,在那里,它被重新涂上苏联民航的颜色,并获得了国家注册号:CCCP-27205,使得它很难被认出。三个月后,另一支机组将这架相当破旧的飞机飞回阿富汗。然而,1987年下半年,这架安-30又重复了它的非洲之行。

被投入战争的安-30几乎从未用于其预期用途,飞行手册将其定义为“为测绘目的而拍摄地球表面”。自战争初期起,他们就开始从前线航空兵的侦察机部队身上“抢面包”。安-30发挥预期作用的唯一例子是1982年4月至6月由来自切尔诺夫策(Chernivtsi/Черновцы)的86ODRAE中队的三支派驻机组对阿富汗部分领土进行航空照相。其中一支前往喀布尔,从那里“飞”到了阿富汗的东南部。第二支在该国西南部工作,驻地位于信丹德。第三支在杜尚别附近的希萨尔(Gissar/Гиссар)机场拍摄与苏联接壤的边境地区的航空照片,那里还部署了一座无线电导航服务基地,并负责处理所有三架安-30拍摄的航空胶片。这项任务极其重要,因为缺乏可靠的地图严重阻碍了作战行动的展开。

1976年的阿纳托利.彼德罗维奇.尼基弗罗夫(Anatoly Petrovich Nikiforov/Анатолий Петрович Никифоров)。毕业于国土防空军的阿马维尔军事航空学校,在服役期间他曾驾驶过L-29、米格-15UTI、苏-7U、苏-9、安-30、安-26,总计4550个飞行小时。他曾2次前往阿富汗轮战:1982年4月至5月、1987年9月至10月,共完成285个战斗起落加次,总计624个战斗飞行小时,并被授予红旗勋章,苏联解体后加入乌克兰空军。

执行该任务时,机组们的平均飞行时间为90小时,共计30个架次。这项工作受到苏联国防部军事地形局的高度赞赏。后来,在机组每年轮换的过程中,几乎所有在1982年从阿富汗回国后的安-30机组们都将这些战斗经验用于侦察飞行训练。由于对气候和地理条件有了初步了解,对飞行区域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无线电飞行导航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使得飞机的调试工作得到了极大的便利。通常,这些机组在一个简短的启程计划后开始独立工作,该计划包括昼间和夜间的大下降坡度短程飞行,飞越阿富汗的主要机场,与教官一起执行三到四天的空中侦察任务。

因为驻阿苏军军事行动和敌人使用防空武器对抗的特殊性,所以空中侦察任务的非典型性显著影响了米格-21R、苏-17M3R、雅克-28R的使用效果。在苏联国内的作战训练中,侦察机飞行员要去拍摄完全不同的目标,例如:核武器、军事装备、船只和类似物体。根据一定的逻辑,任务里假设存在一条部署了防空系统的前线,并因此采取绕过或压制防空系统的战术。然而到了阿富汗,这种典型的前线是不存在的----飞机起飞后立即遭到射击,而且通常在所谓的“保护区”内。因此有必要适应对完全不同的目标的搜索:错综复杂的山洞防御点和要塞、武器库、转运基地、防御区、伏击点、机枪阵地、ZGU高射机枪、DShK重机枪、多管火箭炮。杜什曼的机动武装皮卡也是特定的。为了将他们与民用车队区分开来,至少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向指挥所询问是否有可能在特定地区出现友军的装备。搜寻携带武器的驮畜大篷车、游击队的营地,甚至根据卧底资料查找已知地区也不容易。

86ODRAE中队的安-30机组,照片后排从左至右分别是:机长S.I.扎伊采夫(Zaitsev/Зайцев)大尉、领航员M.I.达维多夫(Davydov/Давыдов)上尉、飞行操作员E.A.拉欣(Lashin)大尉、航空技术员A.I.雅罗斯拉夫采夫(Yaroslavtsev/Ярославцев)上尉;前排从左至右分别是:飞行机械师P.N.阿加弗诺夫(Agafonov/Агафонов)中士、无线电操作员A.V.萨波日尼科夫(Sapozhnikov/Сапожников)中士。后方是他们的座机,该中队由V.N.叶尔马科维奇(Ermakovich/Ермакович)大尉率领,照片摄于1982年的喀布尔机场。

安-30的使用使得前线航空兵侦察机的许多任务得以解放,这些任务需被投入了出奇离谱的兵力和资源支出。与此同时,安-30从未被视为米格-21R、苏-17M3R和雅克-28R的通用替代品,而仅仅是因为没有机载武器,机组在军用飞机或搭载搜救小队的直升机抵达之前无法查看敌人目标。战斗侦察机飞行员与平常的航空勘测员之间无法立即合理地分配工作。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安-30机组的主要任务范围及其实施方法才得以确定:

  • 目视观测;
  • 在大规模作战中引导航空兵打击目标,并从安-30上进行目视侦察时识别目标,即“随叫随到”;
  • 拍摄轰炸突击(BShU/БШУ)、火炮和火箭炮打击前后的目标区照片;
  • 拍摄直升机突击队的着陆地点,为“清理”区域和其它行动做好准备;
  • 区域航空摄影和单个“轴线”的航空摄影(AFS/АФС: аэрофотосъемка),以确定未知目标或确认从其它来源收到的关于圣战者的位置、移动路线、防御区、据点、各种打击手段的信息;
  • 在重新部署部队期间以及随后准备从阿富汗撤军时拍摄道路和周围地形,以确定潜在的火力点和伏击点,以及在被迫放弃主要道路的情况下,确定部队和装备移动的备用路线;
  • 搜寻被击落的飞机和其它特殊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