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海空100年——美国海军航空兵简史 第五部

US Naval Avation History 5

4 月 5 日早上,日军舰载机开始出动对科伦坡进行空袭,在日军飞机起飞之际,他们的行动被一架 PBY 发现,虽然这架巡逻机被日军战斗机击落,但是已经足够使科伦坡及时获得警报了。驻守在锡兰的英军飞机起飞在空中待命准备拦截日军飞机。但是最后他们的战绩实在难看,只有一架零战被击落,而英国方面出动的 36 架“飓风”和 9 架“管鼻燕”中有 19 架被击落。而 6 架准备跟随在返航的日军飞机后面攻击日军舰队的“剑鱼”非常不合时宜地在空战最高潮时到达战场,结果全部被击落。在获得了制空权之后的日军舰载机可以说毫无遮拦地对科伦坡港进行了空袭,日军宣称轰炸造成 4 艘大型商船、一艘油轮和一艘货船起火爆炸,岸上多处设施被击中。在空袭将结束之际,一队“海飓风”对九九式舰爆机队进行了攻击,击落 6 架飞机。

在由渊田美津雄带领的舰载机群对科伦坡空袭之际,南云一直在担心会遭到萨默维尔的攻击, 由于渊田美津雄要求对科伦坡进行第二次攻击, 因此他下令返回的舰爆机以及一部分此前挂载鱼雷待命的九七舰攻改换成炸弹。就在这时,一架前去搜索萨默维尔舰队的侦察机报告发现英国舰队,实际上,他发现的并不是萨默维尔的舰队, 而是正在返回的“多塞特郡”号和“康沃尔”号。

在印度洋海战中遭到日军空袭时的英国皇家海军“康沃尔”号(左)和“多塞特郡”号(右)重巡洋舰。日军在攻击两舰时共投下 52 枚 250kg 炸弹, 命中 46 枚,命中率高达 88%。

此时南云忠一面临一个选择,空袭锡兰岛的机群正在返航,而换装挂载鱼雷的九七舰攻却无法及时更换完武器,而且此时已经是下午,待到鱼雷机换装完之后战机可能会失去。而如果只使用 250kg 炸弹的话,可能无法给对方造成大的损害。“赤城”号的甲板这是已经是一片混乱,南云忠一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最后在渊田美津雄的建议下,南云忠一终于下令在 1500 时出动现有的已经装备完毕的飞机进行攻击。

当地时间 1229 时,两艘英国重巡洋舰看到了大群的日军俯冲轰炸机出现在空中,以三机一组开始向他们俯冲。两艘重巡洋舰只在短短的十多分钟后便被击沉,日军飞机此战共投下 52 枚炸弹,击中“多塞特郡”号 31 枚,“康沃尔”号 15 枚,命中率高达 88% !英军 424 人阵亡,而日军无一损伤。

在两艘重巡洋舰被击沉之后,萨默维尔还是试图寻找机会对日军舰队进行攻击,但是他判断错了日军的方向,他认为日军定会为了消灭他们而从西北方向过来,因此集中力量搜寻该方向,而实际上南云忠一却并没有继续寻找他,而是向东南方向撤离了,因此本来可能发生的航空母舰对攻作战没有实现。之后数天,南云舰队继续对亭可马里等地进行空袭,而英国海军部则在 4 月6 日下午发电命令萨默维尔尽快撤离锡兰,无奈的萨默维尔虽然想留下 A 舰队继续在印度洋搜寻日军,但是在海军部的严令下向非洲方向撤退, 从而将印度洋拱手让给了日本人。

1942 年 4 月 9 日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后沉没的皇家海军”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这场作战的最后阶段,在日军对科伦坡空袭时前往亭可马里准备装载“剑鱼”鱼雷机的“竞技神”号于 4 月 9 日紧急出港以躲避日军空袭,在得到日军空袭结束准备回港时,于当天上午0900 时左右被日军侦察机发现,随后南云舰队派出了 85 架 D3A 九九舰爆,在 9 架 A6M 零战的掩护下对这艘没有一架舰载机的老式航空母舰进行了攻击,“竞技神”号本身的防空火力就很弱,而且为其护航的也只有一艘皇家澳大利亚海军的“吸血鬼”号驱逐舰,结果两艘舰都被击沉。这场战斗也是海战史上首次发生的航空母舰之间的交战,但是因为“竞技神”号没有装载飞机,只是日军舰载机单方面的屠杀式的攻击,因此此战还算不上是首次航空母舰对攻战。

随着萨默维尔舰队退王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皇家海军算是彻底被逐出了印度洋。在从夏威夷到非洲海岸线这片广阔的海域中,美国只能依靠自己来同此时正如日中天的日本帝国海军战斗了。而就在南云舰队完成印度洋作战向日本本土返航之际,一次规模虽然不大,但是震撼了整个日本的空袭行动将对这场战争产生严重的影响。

目标:东京

自 1941 年 12 月 7 日珍珠港事件以来,盟军在太平洋上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尽管美国海军在 1942 年初发动了反击,但是成效不大, 而且这些行动所提振的士气很快就被东南亚和印度洋海战的失利所掩盖。美国需要一次真正可以鼓舞士气的行动。

在对日本宣战后,美国同时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而且根据美国此前对于此次战争所制定的政策,即“先欧后亚”政策,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欧洲战场上,但是面对珍珠港的惨败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在菲律宾、爪哇等战场上的一 连串失利,美国军队也必须对日本进行直接和迅猛的打击才能有效提高美国国民的热情和鼓舞军队的士气。于是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欧内斯特 . 金上将同美国陆军副参谋长兼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 .H. 阿诺德上将开始研究空袭计划。

1939 年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曾经出动 2 架马丁 139WC(B-10 的出口型)轰炸机对日本进行了一次撒布传单的”纸片轰炸“。同刻薄的英国人不同,中国将这次”轰炸“视为对日本的一次打击并感到振奋士气,但是这次远程轰炸并没有带给日本任何实际损害。因此可以说此时在日本本土的那些人们恐怕还有很多没有体会过战争的残酷和恐怖。图为 1939 年执行”纸片轰炸“的其中一架飞机的彩色侧视图。

在 1941 年 12 月 24 日召开的英美首脑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金提出可以用航空母舰将在北非作战的飞机运往前线,并提出可以使用 3 艘航空母舰执行此次任务,其中一艘运载 70-80 架海军飞机,一艘载运 80-100 架陆军战斗机,一艘载运陆军轰炸机,这个提议给了阿诺德以灵感, 他马上意识到可以用航空母舰运送并起飞陆军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目标进行攻击,于是他立即命令参谋去核实两个问题:在陆军的一线轰炸机中有哪种型号可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以及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的长度至少要达到多少。

随后在 1942 年 1 月 10 日,金在接见刚验收了“大黄蜂”号航空母舰的作战参谋弗朗西斯 . 洛上校时提到空袭计划问题,洛上校表示海军飞机作战半径不足,只能达到 300 海里左右,要是空袭日本本土目标,作战飞机只能使用双发的陆军轰炸机才能达到需要的攻击范围。次日,洛上校同另一位航空参谋唐纳德 B. 邓肯上校就此问题继续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是使用陆军轰炸机可以从航空母舰上起飞,但是无法接受其降落。空袭的风险很大,而且能发挥多大效果很难说。对于可以执行此等任务的陆军轰炸机,有 B-25 和B-26 两种型号可以考虑,综合起飞滑跑距离、速度、飞机尺寸、载弹量、续航力以及航空母舰甲板面积、承重及海况等条件,决定选取 B-25 作为攻击机型。

弗朗西斯 . 洛上校(Francis Stuart Low 1894..8.15-1964.1.22),空袭日本计划的初步方案由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