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海空100年——美国海军航空兵简史

US Naval Avation History

也是在同一时期,约瑟夫.马逊.里夫斯海军上校也在积极地为探讨航空母舰的运作方法和航空母舰的战术运用在努力学习。这位时年已经超过50岁的老海军是"兰利"号的前身"木星"号运煤船的首任舰长,在这之后曾担任多艘装甲巡洋舰和战列舰的舰长,不过他并不是守旧的人,尽管此时的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新舰种并不为海军内的保守人物所重视,但是多年以来一直同大型水面战舰打交道的里夫斯却对其很感兴趣,就在"木星"号进行航空母舰改建期间,担任"北达科他"号战列舰舰长的里夫斯就在对航空母舰和飞行方面的问题进行学习和研究。1923年至1924年期间,里夫斯在罗德岛海军战争学院学习高级指挥课程时就进行了海军航空战术的课题研究,并在毕业后要求前往彭萨科拉海军航空站就职,负责航空事务并对海军航空兵的现状进行考察。由于美国海军要求海军航空兵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由航空人员担任,但是由于此前海军航空兵的航空人员中出身的高级指挥人员又数量不足,海军寻求了一个变通的方法,设立航空兵观察员这一位置,供不需要或无法获得飞行员资格的高级指挥人员在航空兵部队任职需要。里夫斯于1925年取得海军航空兵观察员资格,并在同年10月晋升为海军准将,担任海军作战舰队航空分队指挥官。也就是在其就任这个职务期间,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运作理论逐渐成型并巩固下来。这种运作被称为"全甲板攻击"理论。

停泊在港内的"兰利"号,其后方是"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战列舰此时还是理所当然的海军的主力,"兰利"号在最初的几次"舰队问题"演习中尚未显示出其很大的作用。

在就任航空部队指挥之时,里夫斯就已经对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的运作方式提出质疑,认为皇家海军的航空母舰携带飞机数量过少,在未来海战中难有很大作用,美国海军航空兵在海战中应该使航空母舰尽可能的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击机群进行作战,而影响到机群组织行动的瓶颈在于舰载机的起降速度,这其中影响飞机出动的主要因素是飞机的起飞速度和飞机在飞行甲板上的排列方式。根据测试,飞机起飞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影响每一波次能出动的飞机数量的主要是飞行甲板上待命飞机的数量,因此里夫斯认为应尽可能在飞行甲板上排列足够的飞机,这就需要对飞行甲板上的飞机排列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减少飞机之间闲余空间,提高飞机的排列密度,这种排列方式比较容易解决,因为飞机基本呈汉字的"士"字形状,在机翼和水平尾翼之间有空间供另外的飞机插入,这样就可以使三架飞机以交错方式来填充到机翼和水平尾翼之间的停放空间进行排放,这样就可以在面积有限的飞行甲板飞机停放区排放更多数量的飞机。这样就可以一次性起飞足够数量的飞机,而避开了使用飞机升降机提升飞机所耗费的大量时间。

而另外一个影响飞机出动效率的是飞机回收速度,只有尽快回收返航的飞机才能迅速组织下一轮的攻击,并且快速回收飞机也会减少在空中等待飞机的滞空时间,从而扩大飞机的行动半径,增大机群的活动范围。按照皇家海军的运作方式,在飞机降落之后就由飞机升降机将其送回到机库里,然后等待下一架飞机降落,由于提升飞机时升降机会导致飞行甲板无法进行起降作业,在空中的飞机必须等待升降机重新回位才能降落,这期间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兰利"在正式服役后一开始也是采用这种运作方式,但是里夫斯认为这种方式不理想,于是提出采用飞机降落后先将其移动到飞行甲板前部停放,在这期间后续的飞机依旧可以继续进行降落的方式,等到全部飞机降落完毕后,再使用升降机将其送回机库。这种降落方式在1926年开始进行测试,其结果令人很满意。在8月9日的测试中,"兰利"号在一天时间里进行了127架次起降,平均每架飞机在一天完成了4-6架次起降,也就是说该舰可以在一天之内组织2-3次全舰舰载机规模的出动。而在其后不久的一次紧急情况中,"兰利"号在浓雾到来之前的21分钟时间里回收了12架舰载机,而如果使用此前每回收一架飞机就使用升降机送回机库的运作方式,则需要70-90分钟左右(视机种而定,这种方式平均为战斗机6分钟/架,轰炸机和鱼雷机9分钟/架),显然这种速度效率要高很多。另外,通过这种测试,里夫斯也考虑到,采用将部分飞机停放在飞行甲板上,而不是将所有飞机全部停放在机库中的方式增大航空母舰的飞机携载量,结果这种方式效果明显,"兰利"在建成时按照皇家海军的运作方式,只能携载12架飞机,而采用这种方式后足足增加了2倍,飞机携载量达到36架,而且在采用一些后来美国海军携带拆开的备用机的方式作为损耗补充的携带方案,可以携带的飞机数量还能进一步增加到42架,这对于"兰利"号这样一艘并不大的航空母舰而言已经是相当大的携载量了。这些飞机中的大部分是被系留在飞行甲板上,而机库内的飞机主要是进行维修和备份机,这种携载方法在其后始终是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所采用的。而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皇家海军和日本帝国海军依旧采用将所有飞机在机库内停放的方式,这样就形成了美国单艘航空母舰在携带飞机数量上的优势,也正是这种优势使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航空母舰数量不足的情况下依旧能对日本帝国海军保持舰载作战飞机数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优势。

1923年时的"兰利"号。由于它的舰体小,不能携带很多的飞机,而且航速慢,所以在头几次演习中的经验表明其不能脱离舰队单独进行活动。不过随着快速而庞大的"列克星敦"级的到来,这种问题渐渐得以解决。

从1923年开始,美国海军开始每年进行两次大规模舰队演练行动。这种演练的代号为"舰队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探讨未来海军作战的战术以及武器装备的运用。在1923年进行的第一次"舰队问题"中,"兰利"号由于刚服役,尚未完成舰员训练,所以未能参加此次演练。不过海军还是使用其他舰只来模拟航空母舰,演习中的蓝方代表美国,黑方代表敌国。蓝方的兵力中包括18架水上巡逻机和陆军驻守在巴拿马运河区的飞机,黑方的航空兵力包括由"纽约"号和"俄克拉荷马"号两艘战列舰模拟的航空母舰,由两舰上的舰载水上飞机来模拟航空母舰舰载机,这次演练可以说是美国海军航空兵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实战训练演习,在此次演练中,从"俄克拉荷马"号上起飞的代表一整支攻击机群的一架水上飞机在蓝方没有觉察的情况下飞抵巴拿马运河船闸处并投下10枚模拟炸弹,演习判定船闸被炸毁,黑方获胜。此次演练表明航空母舰舰载机是可以突破防御圈进攻被层层设防的固定目标的。

1925年,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一次正式参加了"舰队问题"演习。在1925年3月进行的第5次"舰队问题"演习中,"兰利"号作为黑方的一员参加演习,但是由于对航空母舰舰载机使用过于保守,黑方舰队仅仅使用其所拥有的航空兵力进行侦察而不是进行攻击作战。"兰利"号在演习中有出色表现,黑方舰队的活动也大部分以"兰利"号为核心,但是此次演习未能展现出航空母舰舰载机作为一支作战力量的能力。

同驱逐舰在一起航行中的"兰利"号。

接下来在第7次和第8次"舰队问题"演习中,"兰利"号虽然在使用上较第5次有所放开,但还是仅仅作为舰队侦察舰和对舰队进行护卫的任务,并没有太大突破。而且通过演习也暴露出该舰过小、过慢的缺点,作为舰队的一支作战舰艇,其作用并未有多少明显的体现。而且在第7次"舰队问题"演习中就发现,"兰利"号的载机量过小,无法为其自身和舰队提供有效的防空护卫,对方的陆基飞机机群趁该舰的战斗机降落后进行加油的间隙飞临舰队上空,导致"兰利"号被判"击沉"。针对这个问题,里夫斯等人发现了航空母舰的脆弱性:这种舰只的防护力不足以用于舰队之间的炮战,也无法抵御对方空中攻击。不过这也让他们为此得出一个结论:自己的航空母舰在舰队作战中是脆弱的,对方的航空母舰同样也是脆弱的,如果能够在自己的对手之前找到并攻击对方的航空母舰,那么也就能够获得海上的制空权,因此在航空母舰之间的对战中,能够先敌发现和攻击将是未来海战中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通过"兰利"号在演习中暴露出的问题,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支持者们也在寻找解决所暴露问题的方法,随着两艘"列克星敦"级航空母舰的服役,"舰队问题"演习开始为美国海军航空兵展现威力提供了表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