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的米格-17&19(2021修订)

Mig-17 & Mig-19 Units in Vietnam War(2021 revision)

1962年期的学员在巴泰斯克学习,但是驾驶雅克-18的训练被转移到了普利莫尔斯科-阿塔尔斯克,第二年前往库谢夫斯卡亚接受米格-15UTI和米格-17的训练。

期间,各方面的训练内容都得到了增加,但是期间只有一件事情苏联教官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苏联教官准备带着越南学员绕机场飞行,所有的细节必须用借助画在柏油路面上的跑道用模型飞机模拟,通过这样的理论学习后,越南飞行员才不会乱飞。一旦驾驶米格-15UTI升空了,他们就会被要求首先转向,然后爬升,高度由500米变成了1500米。教官通知他矫正高度。“立刻,上尉同志!”虽然得到了回复,但是飞机仍旧没有反应。

60年代初期,北越飞行员在巴泰斯克(Bataysk)一架固定好的雅克-18上学习收放起落架。

在雅克-18上学习收放起落架

很快,苏联教官接过了操纵杆向前推,飞机的高度下降了1000米后于500米高度放平,然后他告诉学员继续飞行且检查高度。迷惑不解的越南学员回答道“上尉同志,高度依旧是在500米。”他没有注意到高度指示表上的小指针已经转了一圈并指在1000米高度的位置处,而他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向500米的大指针上。

笑话仍在一边,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越南飞行员都顺利地通过了课程,后者被苏联教官当作教课的案例在课堂上传授。

1962年的前半年,一些抵达克拉斯诺达尔的学员是来换装米格-21的,越南学员正在努力驾驶亚音速的米格-17和超音速的米格-21,后者的着陆速度更高,对于他们的挑战也更大,理想中的学员年龄在18至20岁之间,比平均身高要高并且拥有强壮的身体。然而一名典型的越南飞行员身材更小,体重更轻,使得他们在飞机弹射座椅可承受的最小重量之下,飞机的操纵也相对更加艰辛。结果就是这些越南飞行员在飞行中经常遭遇困难,其中有一些是致命的。

抬头显示器(HUD)位于他们的视线上方,而且他们的大腿很难够着尾舵的脚蹬。他们身体的耐力也不行,当过载达到5G至7G时,就会出现黑视且头晕。结果,一些教官不得不在前座舱里装上一面镜子,好让他们观察学员在承受大过载时的反应。

虽然在生理方面存在这些障碍,但越南学员还是克服了这些苦难,甚至在驾驶米格-21时,这些要求仍旧比技术方面的更高。确实如此,地面的靶子在等着被攻击,这些学员将使用UB-16-57无制导火箭巢练习对地攻击。

从1966年起,北越飞行员开始在捷克的L-29上进行训练飞行,总飞行时数为80小时,其中包括10小时的夜间飞行。

在捷克的L-29上进行训练飞行

1966年教学大纲发生了一些变化,捷克的L-29教练机取代了雅克-18,在前往库谢夫斯卡亚接受米格-15UTI和米格-17的训练之前,学员要驾驶L-29飞满80小时。然后在这两种米格机上各飞行40小时。1968年上半年,这些学员完成了飞行训练后再回到克拉斯诺达尔完成在米格-21U和米格-21PFM上的40小时飞行。这期训练也为越南学员准备了夜间课程,驾驶L-29飞行8至10小时,接着驾驶米格-17飞行10至12小时,最后驾驶米格-21飞行8至10小时。

其中一些参加训练的飞行员已经在中国完成了米格-17的训练,因此对于他们来说,一旦完成了在L-29上的飞行后就直接去驾驶米格-21。出席米格-21的换装课程的40名越南学员中有20人完成了,但接下来的6个月内,其中8人于北越上空的空战中阵亡。

在驾驶L-29时也发生了一些事故,这一点也不感到惊讶,自此时起,越南学员要驾驶这些飞机经历更加高级的训练,比如空中机动,发动机停车和尾旋。其中,有在发动机停车的情况下紧急着陆和发动机起火的事情发生。有一例就是一名越南飞行员放单飞完成绕圈后发现起落架出了故障,他在过分惊慌中驾驶着飞机进入了尾旋,结果摔死在普利莫尔斯科-阿塔尔斯克的一片宿舍区中。

70年代初期,飞行训练继续使用L-29/米格-17/米格-21的组合,但是那时前去学习的越南飞行员已经很少了。随着1972年越南上空紧张战斗的打响,这些飞行员回国后需要获得他们能够得到的所有帮助,而且直到1974年才实现----巴黎和平协议签署后一年----有一批更大规模的越南飞行员团队被派往苏联学习基础飞行。

在库谢夫斯卡亚(Kushchovskaya),除了米格-17以外,北越飞行员最主要的训练工具仍旧是米格-15UTI,他们通常要在这种飞机上完成80小时的飞行训练,之后在米格-17上继续完成100小时的训练。

北越飞行员最主要的训练工具仍旧是米格-15U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