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的米格-21(2021修订)

Mig-21 Units of the Vietnam War(2021 revision)

本站的前言

本文是好友双垂尾骑士的翻译作品,飞猪中队长校对。经过授权转载到本站和大家分享。原文是Osprey出版社发行的Combat Aircraft 系列的第29本——《Mig-21 Units of the Vietnam War》,作者为Istvan Toperczer(匈牙利)。文中各种观点、数据等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仅供参考。转载本文请征得原作者同意。

2021版修订说明

2012年PK站刊登《越南米格-21战史》后,我们一直在持续更新、更正文中的各种错误。2018版是根据根据Osprey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Aircraft Of The Aces系列第135本《MiG-21 Aces of The Vietnam War》(的相关内容重新更正,并把中文名称修改为《越战中的米格-21》,2021版在此基础上更正了大量越南语人名和地名的翻译错误及缺失,并重新排版,希望各位读者继续支持我们。

亲爱的读者们,如果您觉得我们的这篇文章还不错,可以给我们点小钱钱来鼓励我们制作更多的好文章。用手机支付宝或者微信红包扫下面对应的二维码就可以。如果对扫码不放心,可以付款到我们的支付宝账号:[email protected],金额随意,没有限制。打赏后可以给站长的email发个邮件,本文如果有更新或者修订,可以给您一个邮件通知。有什么建议也可以发邮件过来。

目录/Catalog

本书封绘:1972年4月27日,2架来自VF-51中队的F-4B鬼怪II从珊瑚海号航母上升空,朝河内方向飞去。其中一架飞机由阿尔伯特.莫里纳尔上尉驾驶,后座雷达拦截官是詹姆斯.索德少校。所有这2架鬼怪II都挂载了AIM-9响尾蛇格斗弹和AIM-7中距弹,此外还有集束炸弹。

在前往目标的途中,机组们醉心于轰炸地面上的目标,当时他们发现了1辆卡车正在沿着1号公路向北行驶。抵达了河内以南90英里处的预定巡逻区后,这些F-4保持在目标区以南飞行,同时,北越空军921"红星"团的黄国勇和高山皓驾驶着他们的米格-21从内排机场起飞。升空后没多久,两人就于前方6千米处发现了这2架F-4B。

把距离拉近到了3千米,黄国勇向莫里纳尔和索德的座机发射了一枚R-3S(K-13/AA-2环礁)红外格斗弹。过了几秒钟,这架VF-51中队的飞机被击中了,立刻起火并坠毁于务本附近。机组弹射跳伞,落地后被俘虏----他们被关在臭名昭著的"河内希尔顿"里,直到1973年3月才被释放。詹姆斯.索德后来算出,他在1971年11月至他被击落这段时间里执行的任务总数正好等于他被关押的天数。

差不多5年前,在1967年10月26日,索德带领着一支VF-143中队的F-4B双机编队(来自星座号航母)前去拦截一架北越米格-21,这架米格机由梅文强驾驶。靠近后,索德的飞行员由于技术故障却无法发射导弹。因此,他下令僚机罗伯特.希基中尉和杰里米.莫里斯中尉开火(座机F-4B 149411),一枚AIM-7将这架米格机击落于河内以南。也就是在这次任务里,未来的共和党参议员大佬(兼地图炮),VA-163中队的约翰.麦凯恩中校(来自奥里斯卡尼号航母)驾驶的A-4E 149959被一枚SA-2导弹打下,并于河内的竹帛湖上空弹射跳伞。

本书封绘

第一章 超越马赫2.0

自1965年7月起,北越的SA-2地空导弹阵地开始投入使用,并由苏联专家操作。这些导弹非常有效,为了避免被导弹击落,美国飞行员不得不在低空飞行。但是这样又使得这些飞机极易受到越南人民军空军(VPAF)米格-17的攻击。

1965年底,随着可以携带空空导弹的米格-21F-13“鱼窝C”进入北越空军服役,美军和北越空军在天空中的碰撞也愈演愈烈。这些飞机直接从苏联飞抵战区,1966年,北越空军又开始装备米格-21PF“鱼窝D”战斗机(新书的资料里显示是先装备PFL型,再装备古巴二手的F-13型)。

921“红星”团是北越空军资历最老的战斗机作战单位,也就理所应当成为了北越空军最先装备米格-21的歼击机团。团里的大量飞行员,其中包括后来成为王牌的阮文谷(Nguyen Van Coc)、范青银(Pham Thanh Ngan)和阮宏二(Nguyen Hong Nhi)都已经在苏联接受了米格-21的飞行训练,而此时923“安世”团的范玉麟(Pham Ngoc Lan)、阮玉杜(Nguyen Ngoc Do)和阮日照(Nguyen Nhat Chieu)同样选择参与米格-21的换装训练。陶庭练(Dao Dinh Luyen)和陈翰(Tran Hanh,1966年成为921团团长)也参与了进来。

在苏联,L-29和米格-21U被用作飞行员驾驶米格-21前的教练机,但当时的越南还没有这种飞机。因此北越空军起初使用米格-15UTI和中国的歼教-5(发展自米格-17的双座型)教练机训练。

1966年1月底,921团已经从作战飞行中获得自信,最后,米格-21F-13投入现役,最初的几个月时间里,这种飞机和团里老式米格-17一起并肩战斗。

起初,米格-21的”作战“任务是拦截瑞安的火蜂无人侦察机,1966年4月3日,北越空军击落了第一架火蜂。当天早上04:00,北越雷达站报在东北方向发现无人侦察机。921团的副团长陈翰命令阮宏二起飞,19分钟后,他报告说他已经爬升至16000米高度,而他的目标还在15千米外的2000米上方,飞往广宁(Quang Ninh)方向。地面管制站命令他靠上去攻击。几分钟后921团宣布了他们米格-21的首个“战果”,第二天,他们又打下了一架火蜂。

两架火蜂都在河内以北70千米处的18000米处高空遭到攻击,米格-21飞行员均使用一枚AA-2环礁导弹将其击落,距离分别是2千米和4千米,这也是北越空军第一次击落美军的无人机。

1965年末,北越空军首次从苏联接收米格-21F-13,然后将这些飞机划给最具作战经验的921团。

1965年末北越接收米格-21F-13

接下来的一个月,米格-21遭遇了有人驾驶的飞机,但是这次胜利离他们远去。第一场战斗发生在4月23日,两架鱼窝拦截了一支F-4编队。飞行员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发射AA-2导弹,因为他们无法用雷达将目标锁定。4月和5月中的另外3场空战中,一些北越飞行员早早地用光了油料,结果不得不在着陆前跳伞。而且在4月26日,45TFW联队480TFS中队的保罗.吉尔默(Paul Gilmore)和武器系统官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驾驶F-4C 64-0752打下了一架米格-21。

北越空军分析了4月和5月的空中格斗后发现,他们的飞行员还在努力适应米格-21上的雷达。搜索目标时,飞行员才使用雷达,一旦发现了目标,飞行员就会向其靠近,并且在开火前选择光学瞄准具,这就是问题的开始。

前方飞机的飞行员会尽一切努力甩掉后面的敌机,而北越飞行员则会拼命尝试地把对手被套入瞄准具里,而且时间要足够长,并在决定发射导弹前先判断距离。只有经验丰富的飞行员才能够在驾驶一架战斗机同时还操纵光学瞄准具和雷达, 1966年春,北越空军的米格-21飞行员数量极为稀少。

北越空军同时还发现,米格-21以双机编队使用不同的武器时效果更佳。典型的就是长机挂载红外制导的AA-2导弹进入格斗,而僚机挂载两个UB-16-57火箭发射巢,里面填满了S-5M无制导火箭。

1966年3月4日和5日,921团的米格-21用AA-2导弹各击落1架在北越高空飞行的火蜂无人侦察机,这些残骸目前摆放在河内的博物馆里。

火蜂无人侦察机残骸

1966年6月7日,就是这样搭配的两架米格-21PF“鱼窝D”于500米高度攻击了两架F-105。米格机从距离1500米处开火,但雷公突然左转并躲开了火箭弹的攻击,北越飞行员继续进攻,在距离500和200米处发射了2枚导弹,最后报告将其击落。但是美军官方记录中没有证明这个战果的证据。

与此同时,由于美机的剧烈机动,米格长机无法拥AA-2的引导头锁定第二架F-105,结果,北越长机没有开火。几天后又发生了两场类似的战斗,同样证明了如果他们的飞机安装了航炮,那结果就会好很多。可是在战争的这个阶段,提供给北越空军的米格-21PF机身中线下方没有安装GP-9航炮吊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