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在阿富汗战争中

Soviet VVS Front aviation and long range aviation in Afghanistan war/Советские ВВС фронтовой авиации и дальней авиации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войне

轰炸机小队每隔40秒升空,跟随长机编队,根据后方轰炸机的报告,整个“蜂群”加速进入航线。并借助前视雷达来保持航向,将其天线向上调高几度,以查看空中情况,并与前方的编队的保持10至20秒路程的“间隔”(在黑暗中把距离拉近到2至3千米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打开航行灯后,前方10千米处的飞机清晰可见,这样就可以在打开自动驾驶仪的情况下控制飞行方向。无线电通讯减少到最小限度:起飞时,机组通过甚高频无线电报告自己在编队中的位置,长机向管制台简要报告路线转向点的通过和返回的情况(“205”表示“通过转向点”,“328”表示“完成工作”)。在保持无线电畅通的情况下,不时地更改数字消息。

满载10枚FAB-250TS的苏-24。

第一支编队的4支或数支小队升空后,所有剩下的飞机开始大规模参加空袭,直至该团的飞机全部被派出去。一个前线轰炸机团通常装备20至24架轰炸机(相当于美国空军的一支常规中队),处理一个目标,或根据密集目标的数量,整个团被分成3至4支编队。有时,一个团会朝不同的方向飞去。通常每支机组每天出动两、三个架次。每一次任务里,飞行员都要到敌方领土上空飞行大约一个半小时。

得到了加强后,过了几天,24架苏-24从尼古拉耶夫卡被派往哈纳巴德。对这支部队的飞行人员来说,一切都像1984年一样突然发生,连团长V.N.博伊科(Boyko/Бойко)上校也一样。机组于演习前夜起飞,午夜左右降落,人们正要回家,但警报立刻拉响。几分钟后,团部的参谋人员得知了即将到来的任务。他们有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10月28日上午,该团正式开拔,去帮助他们的同伴。这些飞机飞往哈纳巴德,准备立即展开工作,第一批苏-24挂载了6枚FAB-250炸弹和2个PTB-3000副油箱。后来,又有一支小队加入进来。

飞机起降的时候打开着陆灯,以便把周围的飞鸟吓走。

经过两天的准备,研究了地图和侦察报告,10月31日,尼古拉耶夫卡的部队执行了一次战斗任务,他们没有展开任何适应性的飞行。目标是位于喀布尔附近山脊后面的迈丹沙尔市。据情报,杜什曼利用一座废弃和荒废的定居点作为营地。后来,袭击地点转移到喀布尔、巴格拉姆附近的山区和恰里卡尔“绿色地带”,在那里标记了向城市发射的炮弹和火箭弹的地点。在作战半径极限处,苏-24飞越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粉碎包围该市的反对派武装的阵地。结果令人好奇的是,在这条路线上,有时有必要越过另一个哈纳巴德----同名阿富汗城市,这座城市到边境线的距离几乎与苏联的那座相同。

挂载“轻型”OFAB-100M炸弹的苏-24M。

11月2日,149GvBAP团的机组在浩罕进行了一次“跳跃”突袭,带着6枚“五百千克级”和副油箱降落在那里加油。然而,在未来,这样的任务只重复了一次,原因是驾驶重载的苏-24着陆并不容易,而在整个战争期间忠实地充当前进机场的浩罕基地本身,此时已经挤满了撤出阿富汗的部队。尼古拉耶夫卡的轰炸机不得不在紧急情况下再次造访那里:从坎大哈返回的飞机燃油耗尽,最先降落的马克霍夫斯基少校的苏-24于滑跑中“脱鞋”,轮毂在跑道上摩擦起火。当火势被扑灭并将飞机拖走的时候,剩下的11架受命前往另一座机场,一架接一架地迎着夜色降落,油箱几乎干涸。结果,飞行员不得不自己在那里给飞机加油和检查。夜幕降临,第二次飞行被取消了。在熙熙攘攘的忙乱中,他们没来得及回收减速伞,其中一朵立刻被吸入一架正在滑行的伊尔-76的发动机。这架运输机被迫更换发动机,这就像一桩丑闻爆发,与地方当局的关系遭到破坏。

苏-24在阿富汗作战的任务剖面图。

为了保证必要的作战节奏(每架飞机每天飞2至3个架次),机组实行轮班制,他们离开后就座在驾驶舱里,技术员在机场里不停地工作,调整机队里每天不断变化的维护。停机坪的工作整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两个团的飞机通常都是奔向一个目标,之后又换了一个新的。很少会分成小队或中队同时对几个目标进行“处理”。这些小队每隔一小时就离开一次,以免回来时“堵塞”机场。这个时间“缺口”可以用来加油装弹,为下一次飞行做好准备,并立即换上下一架可以执行任务的飞机。

阿富汗的苏鲁比大坝是一个显眼的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