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前线航空兵和远程航空兵在阿富汗战争中

Soviet VVS Front aviation and long range aviation in Afghanistan war/Советские ВВС фронтовой авиации и дальней авиации в Афганистане войне

第40集团军对米格-21SM的拥有也没有持续多久。这些飞机在136APIB团里只服役了一年多一点,战斗时间有限,直至接到命令,改用更现代的新装备----苏-17M3歼击轰炸机。中队开始一支接一支地返回驻地重新受训。到了1980年冬,第1中队回国,第2中队于次年2月紧随其后,第3中队则驻扎到4月才离开。

尽管如此,136APIB团的首次损失还是与米格-21SM的短暂时使用有关。1980年1月29日,在一次训练飞行期间,伊戈尔.科皮耶夫(Igor Kopiev/Игорь Копьев)上尉于返回机场的途中坠毁。当起落架放下时,左主翼的襟翼脱落,飞机瞬间翻身坠地。在低空是没有办法把把姿态修正或弹射跳伞的,年轻的飞行员死了。出于某种原因,这些文件里写着飞行员死亡时正“从作战任务中归来”。原因很可能是当时该团参与了作战行动,但缺乏经验的年轻飞行员是不会派去执行实战任务的。

1988年秋,一架阿富汗空军的米格-21比斯从巴格拉姆机场起飞。

制定任务时,第40集团军的航空部队司令部并没有对歼击机和歼击轰炸机进行任何特殊区分,每个机种都有足够的工作。在训练方面,歼击机部队不逊于歼击轰炸机部队,他们都得到了在实战中检验轰炸和攻击技能的机会,同时在训练中磨练战技。用米格-21进行水平轰炸是无用的,因为这种飞机不具备执行该任务的能力,主要的作战使用方法是俯冲攻击。这种情况下,进入攻击航线时的安全高度是根据撤离条件而计算的,在山区环境下,飞机抵达俯冲出口处的高度虽然已经显著下降,但海拔高度过高且空气稀薄。还必须考虑到飞机在大角度俯冲期间,随着作战载荷的增加,加速度也在增加,俯冲角度提高到60°,从而实现无制导炸弹的精确命中。

虽然米格-21比斯的瞄准设备只有ASP-PFD-21直瞄式瞄准具,与苏-17以及苏-25最新的瞄准系统及其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多普勒无线电系统相比更为简陋,可是阿富汗领土的80%都是山区,是敌人的主要避难所,复杂的自动化系统犯下了许多错误,飞行员在“刀尖上”投弹时的瞄准完全依靠个人技术。如果没有在作战训练中积累相应的识别经验(军事装备、建筑物、导弹和炮兵阵地),实战打击的有效性仍然很低。

一架米格-21比斯正在前去轰炸的途中,此机挂载了2枚500千克的炸弹。

驾驶米格-21比斯的米哈伊尔.普拉夫迪维茨(Mikhail Pravdivets/Михаил Правдивец)是一名年轻的中尉,他这样回忆自己的第一次出击:“1980年春,该团的飞行员数量不足,有必要从其它单位调人进来,以便让阿富汗的中队维持正常水准。我是从波罗的海国家被调到土耳其斯坦军区的,当我来到阿富汗时,我没有任何经验。我从没去过那里。他们解释说,我们将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到地面上’工作,我们甚至从未投掷过教练弹。关于轰炸理论和空袭时的飞行技术,报告内容含糊不清。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但我没有这样的技能。 这些‘王牌’加强了作战中队的人数,经过几次训练飞行后,中队指挥官把我编入了一支双机编队,并且有必要向巴格拉姆附近的帕尔明(Parmin/Пармин)峡谷(我们后来称之为“钻石峡谷”,因为到处都是散布的宝石)发动攻击。飞机上挂载了4枚OFAB-250-270炸弹。整个攻击过程必须按照空中管制员的指示进行,目标是山路沿线的火力点。

“布置好任务后,我问中队长:‘我怎样才能投炸弹?’他向我解释说,最主要的是遵守作战纪律,盯着他看,一旦他的炸弹爆炸,那么我也应该跟在后面于‘预定’的投弹点‘在相应的时间……’投放。而且,为了让炸弹散开,还需要花一段时间:把所有八枚炸弹都扔在同一个地方是没有意义的,让这两吨炸弹覆盖一大片区域,会更可靠。

非常罕见地从敌方角度一瞥,一名西方记者在访问阿富汗圣战者营地的途中拍下了这张米格-21发起攻击的照片。

“小队于8月8日清晨起飞。我们在天亮的时候升空,趁着天气凉爽,否则等着夏日昼间的温度升起来,带着4枚炸弹上天是非常困难的。那架挂载4枚炸弹的飞机确实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才离地。到了目的地的上方,他们联系了‘炮手’(苏军当时仍然将空军对地攻击力量视为航空炮兵),并给出了地标和进入的坡度。一大早,峡谷里还是一片漆黑。跟着长机,我们潜入黑暗的某处。他的炸弹落下去了,我也按下了投弹钮。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炸弹爆炸时飞机震动。最后。‘炮手’告知了离开的方向,且做出了修正。我们把无线电调至内部通讯的频道,又呼叫了一次,并重置自己的位置。结果,他们从地面要求‘再来一次’,但现场的部队报告说,没有更多的‘投放’,我们已经完成了工作,正在返航。”一年后,米哈伊尔.普拉夫迪维茨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歼击机飞行员,账下拥有380次作战任务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