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第一年,第40集团军航空部队总共出动约7.2万架次,飞行时间8.3万小时,其中低空和超低空飞行5.97万小时,中高空飞行1.21万小时,在平流层/同温层----刚好超过30个小时(后者是由歼击机根据作战训练课程进行的,这要求飞行员保持相应的技能,因为没有适当的训练就无法达到下一个资格等级)。总计执行了7810次轰炸任务,弹药消耗量为12600多枚高爆和高爆破片炸弹,约1850枚各类一次性集束炸弹,约240枚混凝土穿透弹,450枚燃烧油箱和汽油弹,40枚温压弹和1050枚照明弹。主要使用的高爆破片炸弹是OFAB-250-270(占武器消耗总数的36%)和OFAB-100-120(占全部使用的14%)。打出了近63.5万枚各类火箭(S-5、S-8、S-24和S-25)。如果就上述消耗手段而言,无法说明歼击机使用的武器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那么关于航炮,可在报告中给出具体数字。米格-21比斯的GSh-23L航炮一年消耗了大约290500个弹壳(差不多1500个完整的弹药箱或每架飞机60发炮弹)。第40集团军歼击机部队的这种炮弹消耗量差不多是苏-17歼击轰炸机部队消耗量的20多倍。
阿富汗飞行员也驾驶米格-21MF和米格-21比斯,这些飞机隶属于322歼击机团的一部分。到1980年春,马扎里沙里夫还有50架米格-17F/PF歼击机,用于地面攻击和训练。在驾驶技术上,许多阿富汗人不逊于苏联飞行员,究其原因,根本不在于深刻的“思想信念”和革命情怀。阿富汗飞行员大部分来自普什图和塔吉克贵族家庭,他们在空中感到轻松,很少像我们空军那样注意各种指示和限制。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的作战能力却不能称之为强----阿富汗人每周最多飞行一两天,星期五是《古兰经》规定的强制性周末。他们并不特别为作战任务的执行而烦恼,考虑到挂几枚“一百千克”的炸弹就足够了(而且他们经常把炸弹扔到目标边上)。碰巧当地的军械员忘了给炸弹卸保险,结果把它们变成了无用的废物。第40集团军司令部指出:“在独立行动中,阿富汗人失去了战斗的欲望,”为了提高战斗效率,苏联教官常常不得不自己坐在阿富汗飞机的驾驶舱里。1985年11月12日,在其中一次飞行中,阿富汗空军领导层顾问尼古拉.弗拉索夫(Nikolai Vlasov/Николаи Власов)少将驾驶一架米格-21比斯从坎大哈飞往信丹德时,他的飞机被DShK重机枪击落。弗拉索夫弹射跳伞,但在地面上,他被敌人包围,当后者试图俘虏他之际,他开枪还击,当场阵亡。
米格-21比斯主翼下挂载的FAB-500M-54炸弹。
阿富汗空军的准备工作留下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飞机即使受到最轻微的损坏,也没有人去试图修复,让它们慢慢变成零件状态,甚至是掠夺。很很长时间以来,信丹德机场的飞机着陆后都“失踪了”,它的尾巴伸出当地指挥所墙壁的缝隙,那里的二楼似乎什么都没发生,各支队伍继续做自己的事。阿富汗空军消耗的飞机是苏联空军的3至4倍。从苏联获得免费装备是有保证的。然而,没有人对交付后的最终下落抱有任何幻想,在这些飞机中,经过修理的继续被投入战斗,它们的侧面仍然涂着着星星----战斗任务的标记。
作战损失
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仍然是苏联飞行员,他们既没有道周末也没有节假日。在阿富汗停留的这一年里,他们设法以“和平时期”2.5至3倍的架次数量飞行,而单机每年飞行450至470架次。1984年,歼击机所占份额占轰炸突击(БШУ:Бомбо Штурмовой Удар)任务总数的28%,占全部侦察突袭的任务总数的6%。歼击机飞行员的作战工作强度比歼击轰炸机高出三分之一,甚至超过了强击机,仅次于直升机机组。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大的工作负荷迫使该团从其它地方调来了第二批飞行员和技术员。这样就有可能让大量空军官兵获得作战经验,如果可能的话,也能将官兵身上的工作负荷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然而,即使是在同一时间,从日出前就开始的每个工作日都要持续12至14个小时),整个团也有时间“处理”15、20、甚至30吨炸弹,并把疲劳程度降低至“允许限度”以下。
虽然许多任务必须在设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执行,但是米格-21的可靠性却非常高。妥善率达到了85%至90%,即使是复杂系统(导航和无线电设备),出故障次数也很少。抱怨最多的事座舱的玻璃,它很快变黄,在阳光和灰尘的照射下失去了透明度(米格-23也继承了这一缺陷)。无处不在的灰尘可能会完全堵塞空气过滤器和燃油阀喷嘴,迫使它们尽可能频繁地进行清洁。喷出的气流把所有东西都吹走,因此需要一个特殊的装置来清洁过滤器,通过超声波震动“敲下”堆积的沉淀物。
927IAP团的飞行员。从左至右分别是中队参谋长V.A.斯克沃佐夫(Skvortsov/Скворцов)少校、A.N.格洛瓦(Glova/Глова)少校、副团长N.G.卡列夫(Karev/Карев)少校和小队长V.V.斯克沃佐夫(Skvortsov/Скворцов)少校(两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