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
相比只配备给幻影IIIS使用的猎鹰导弹,更为可靠且更为知名的响尾蛇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则被瑞士幻影整个家族广泛使用。瑞士幻影在其两侧机翼的外侧挂架上均可挂载响尾蛇格斗弹。
响尾蛇空空导弹作为最成功的近距空对空导弹,自其于1956年服役以来,由于它的高性价比与相对低廉的价格而被世界各国武装力量广泛使用。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响尾蛇导弹历经战火的考验,同时也不断根据战场的经验教训接受升级改进,正是这些改进使得这款传奇版的导弹直到今天依旧在诸多国家的一线部队服役。
早中期AIM-9响尾蛇导弹各型号的演变过程图谱
在瑞士幻影为期30余年的服役过程中,瑞士使用的响尾蛇导弹型号也在不断变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瑞士幻影使用的响尾蛇导弹有 AIM-9B 和AIM-9P两个改型。
尽管AIM-9B最初的设计目的是攻击无机动能力的轰炸机,但其开创了近距格斗弹的先河,这在空对空导弹领域无疑是一大创举。尽管以现在的眼光看其技术无疑十分简陋,但正是这款导弹开始颠覆传统的空战理念,也掀起了那场祸害无穷的导弹万能论的波澜。
AIM-9B响尾蛇的弹头
作为响尾蛇导弹家族的早期型号,AIM-9B奠定了响尾蛇家族今后的基本布局。除圆柱形弹体外,导弹的气动布局为经典的十字型“X-X”布置 ,由前端的鸭翼(控制舵面)和后部的主弹翼组成。限于导引头的技术还欠成熟,AIM-9B只能在敌机的后半球发起攻击,且只能攻击轰炸机或进行小幅机动的战斗机。
AIM-9B的战斗部重为4.5千克,类型为高爆破片式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为10至11米。其战斗部由两种引信复合触发,分别由位于战斗部后方的红外线近炸引信和由鸭翼翼尖触发的碰炸引信组成。
传奇的开端—AIM-9B响尾蛇,该弹是响尾蛇家族中最早历经战火考验并取得战绩的型号
AIM-9B作为响尾蛇家族最早进入大批量生产的型号,其生产从1956年开始直至1962年结束,共计生产80000余枚。它是响尾蛇家族中产量最大的型号,除了被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广泛使用外,该型导弹还广泛出口至全球27个盟国或地区,而瑞士也在此列其中。瑞士于1963年采购了AIM-9B响尾蛇导弹装备其猎人机队和幻影III机队。
AIM-9B响尾蛇的导引头和内部制导系统
AIM-9B响尾蛇导弹的红外线近炸引信(红圈处)
在越战烽火中,AIM-9B历经考验。尽管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而暴露出大量问题,它仍是美军中当时较为可靠的空对空导弹。而美国海军和美国空军也都针对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对各自的响尾蛇导弹进行改进(在共用AIM-9B后,一等人和二等人曾因喜闻乐见的军种对立问题而分道扬镳发展各自的近距格斗弹,二等人在被其自家的AIM-4猎鹰坑惨后才回到改进响尾蛇的路线上来。一等人的响尾蛇先后发展出D、G、H改型,而二等人的响尾蛇则发展出E、J改型。两者使用的响尾蛇直至AIM-9L/M时才正式殊途同归)。
作为美国空军对格斗型响尾蛇的需求的产物,AIM-9J于1968年开始发展,其设计基于此前并不是太成功的AIM-9E进行修改。AIM-9J同此前的响尾蛇导弹相比,最具特色的地方莫过于前缘带有折角的鸭翼,这个改进增加了鸭翼面积,提升了气动控制能力,有助于提高导弹的机动性。配合改进后的舵机系统与前部鸭翼结构的加强,AIM-9J可在7.5G的过载下发射,其发射包线有了很大扩展。同时其最小发射距离缩短至300米,而最大射程则延伸至14.5千米,基本满足了空军对格斗弹的需求。
挂载AIM-9B响尾蛇训练弹和HM-55猎鹰训练弹的幻影IIIS
AIM-9J完成研发后,很快便投入越南战场。尽管由于技术问题仍有很大缺陷,但其表现证明空军的改进思路基本正确。1972年9月,AIM-9J击落了两架越军米格-19和一架米格-21战机。
所有的AIM-9J并非全新生产,而是由早前的AIM-9B/E升级而成,其改进总数共计约6700余枚。在改进过程中AIM-9J又衍生出了专供北约国家使用的AIM-9N,其改进数量约为7000余枚。生产改进过程中AIM-9J/N又引入了一些新设计,如SR-116-HP-1无烟固体火箭发动机和DSU-21/B激光引信。
具备全向攻击能力的AIM-9L响尾蛇出现后,其基本满足了美国空军和海军对全向格斗弹的需求。但这款导弹此时仍属先进装备,除北约之外还无法向其他盟友或地区供应。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有些国家急需改善其对空作战能力,而还有一些国家面临的威胁并不高且资金有限因此其更偏向于装备比AIM-9L更为便宜的响尾蛇导弹。因此有必要在现有响尾蛇导弹基础上研制一款可供出口的响尾蛇改进型。
AIM-9J响尾蛇的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