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F-104系列战斗机服役史

F-104 In Taiwan

十.来自“星星”上的谍眼

除了常规战斗机和战斗教练机型“星战士”,F-104家族中另外一个重要分支要数RF-104G战术侦察机了。面对解放军战斗机逐步从亚音速时代迈进超音速时代的现实,驻桃园的第六战术侦察大队原有的RF-84F“雷闪”战术侦察机已经越来越难以自保。

1963年8月15日,第12战术侦察机中队“虎瞰部队”开始派出以曾祥华、卢义勇和吕伯力等三位种子教官,前往台中公馆基地接受“星战士”换装训练。由于吕伯力在训练中意外受伤,后更换为丁定中替补。这三位种子教官完训后,继而陆续再培训了六批总计15名飞行员。1964年1月11日,第12中队接收2架TF-104G教练机(机号4146、4147),一个月后开始接收8架RF-104G单座型侦察机(机号5628、5630、5632、5634、5636、5638、5640),并于2月16日正式举办了接收典礼。同年11月1日,第12战术侦察中队完成换装训练,返回桃园基地驻防,首任“星战士”侦察机中队长为宋俊华中校。

SEA涂装5634号RF-104G

第12中队的4147号教练机,采用了丛林迷彩涂装 相比传统的战斗机型“星战士”,RF-104G最大的特点是拆除了机腹的20毫米“火神”机炮及弹药舱。省下来的空间用来容纳一个小型燃油箱和3具KS-67A型垂直相机。这3具相机拥有1.5英寸、3英寸、6英寸和12英寸等不同的镜头选择,分别安装在凸出向下的整流罩内。由于拆除了机炮,RF-104G的机身重量减轻了700磅(约300千克),燃油增加了685磅,最大航程约为1100公里。RF-104G保留了机头的F-15A火控雷达和发射“响尾蛇”导弹的能力,全机可以在60小时内拆除侦察设备并重新安装机炮。

1965年1月19日,第12中队的“星战士”首度出击。当天11:30,由林佐时中校和李志立上尉分别驾驶的5630、5626号RF-104G,从桃园基地起飞。为了躲避雷达侦察,这两架飞机起飞后就保持超低空飞行至台中大肚溪口再出海,以低空高速的方式前往福建南日岛和平潭岛进行照相侦察。此次任务历时35分钟,顺利拍回了所需的照片,没有遇到任何高射炮火或战斗机的拦截。

第12中队的4147号教练机,采用了丛林迷彩涂装

但是第12中队的第二次任务就没有如此好运了。同年5月22日,何建彝中校和黄永厚上尉再次驾驶5628、5632号RF-104G以相同路线前往南日岛侦察,结果被反应过来的解放军高炮部队发现。黄永厚的5632号机垂尾上挨了一发炮弹,幸亏未危及飞行安全。此后,第12中队不得不改变战术,改而发挥“星战士”卓越的高空高速性能,以高空侦察的方式来获取照相情报。

1972年2月,随着尼克松访华,美国也随即施压台湾方面停止穿越大陆上空进行照相侦察。至侦察任务停止,第12中队的RF-104G总计只完成了9次穿越大陆侦照任务。1973年2月1日,第五战术联队下的第六战术侦察大队正式解散,第12中队并入第五联队直属。

空官29期何建彝,1955年在11大队驾驶F-47N时超低空轰炸,炸沉了瑞金号炮舰。后调到12中队后出了RF-104G第二次任务。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第12中队的RF-104G开始尝试采用远海斜距照相的方式进行侦察。1973年5月,第12中队接收了KS-125A照相侦察系统。该系统拥有KA-94A高空相机(镜头焦距24英寸)和KA-97A低空相机(镜头焦距),性能比KS-67A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1978年某日,第12中队孙培雄少校所驾驶搭载KS-125A系统的RF-104G在三大队4架F-104G的掩护下,侵入大陆对机场目标进行侦察,途中遭解放军“红旗-2”地对空导弹锁定。正当导弹发射前的一刻,台空军作战司令部从无线电窃听中得知该机遭锁定,梁德智司令遂下令RF-104G右转脱离,成功平安返回桃园基地。

何建彝和F-47N合影。

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被称为“飞行棺材”与“寡妇制造机”的台空军F-104机队,第12中队RF-104G侦察机的失事率更为恐怖——到1982年为止,总计8架RF-104G中已经有6架先后因事故坠毁,仅剩5628、5632号可用。为了补充兵力,台空军从“阿里山八号”计划中获得的二手机中挑出8架机况较为良好者,分别改装为4架KS-125A型RF-104G(机号4386、4391、5663、5664)和4架RF-104G“始安机”(机号4365、4392、4398、4400)。原有的5628、5632号机则被改回传统的F-104G构型,重回第三大队服役,分别赋予编号4401、4402(两机都先后坠毁)。

4398号RF-104G,装备KS-125A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