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星战士”时代的终结
至1984年“阿里山八号”计划完成时,台湾空军一共拥有第499联队(41、42、48中队),第427联队(7、8、28中队)和第12独立侦察中队共7支中队使用“星战士”。这也是台空军“星战士”机队的鼎盛状态。
第一批全体退役的“星战士”是单座F-104A及双座 F-104D型机。第8中队的F-104A由于在美国封存时间过长,导致许多航电设备失灵,并导致多起事故。从1980年起,这些F-104A在“高线计划”中经过了彻底整修,但也无法根除问题。1988年2月,4243号F-104A因发动机压缩机故障而失事,导致飞行员官镇福上尉身亡,直接导致空军决定退役F-104A。这批状态最差的飞机在同年3月“阿里山十号”完成交付后就全部转入了封存状态。第8中队仅剩的9架F-104A中,除2架留作展示之外,其余7架全部拆做清泉岗基地的诱饵目标使用。作为补充,第427联队接收了6架在“阿里山10号”计划中接收,来自前丹麦皇家空军的二手F-10G。此外,第7中队的F-104D/DJ也被打散装备于第3大队三个中队。
4253号机退役前合影,来自阿里山六号计划,此时已换装空优涂装
第二批全体退役的“星战士”是从日本获得的二手F-104J/DJ。虽然这些飞机属于机况最好,机龄最短的一批,但由于这些东瀛“星战士”零部件不能与其他F-104G通用,因此在打散装备于第3大队后在后勤保障上存在着极大的不便。1990年12月5日,4511号机在训练中解体,导致飞行员杨士箐上尉殉职,这起恶性事故直接导致日本版“星战士”的退役。从1991年春开始,第7中队正式解除战备,转为IDF“经国号”战机换装训练中队。第3大队从日本购买的F-104J/DJ于3月1日全部退役封存,人员开始接受新式F-CK-1“经国号”战斗机换装培训。
1992年8月孙平副总司令前往11大队亲自试飞“天安特检”检修飞机后合影
随着“阿里山九号”计划所获得的F-104J/DJ在1991年3月1日全部退役,以及第7中队奉“合欢山一号案”正式改编为F-CK-1“经国号”战斗机换装训练中队,台空军中仅存的F-104“星战士”战斗机型号就只剩下经过“天安特检”后的T/F-104G,主要来自 “阿里山八号”和“阿里山十号”计划,另有少数来自更早期的“阿里山计划”。为了提高士气,时任空军副总司令孙平中将还亲自前往第3、11大队试飞完成检修的飞机,以示鼓励。在这第一轮退役计划中,一部分时数最高的早期F-104G,如第一架接收的4301号F-104G以及参加过“113”空战的4344号CF-104也随之“告老还乡”。还在服役的T/F-104G全部集中装备于第3大队(8、28中队),11大队(41、42中队)和12中队,在经过“天安特检”后最大飞行速度被限制在1.4马赫,过载也限制为4G。
11大队42中队退役仪式
由于零部件缺乏,台空军的“星战士”在服役末期一直饱受妥善率低落的困扰,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从退役飞机上拆下还可用的零部件,用于维持现役机队的运行。1993年3月4日,由第12中队作战长张复一中校(此人与前面提到的蔡冠伦、田定忠一样,也是一位历经多次险情都能化险为夷的“大神”级人物)驾驶的5664号RF-104G在执行全效能试飞任务时因发动机失灵坠毁。张中校在成功跳伞后落入深山中,在饥寒交迫中苦熬了3天才获救。当他最终找到一个由搜救直升机投下的救生包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一口气吃光了里面包着的一袋鸡腿!
服役末期的4365号,安装着训练用“始安”相机假机头,机身上涂装已经改为“则要检查”后喷涂的浅灰/深灰双色迷彩
事后调查表明,事故原因是维修部门把原本严禁混用的石川岛播磨J-79-IHI-11B发动机高压段接上了原版J-79-GE-11B的低压段!这起事故也让空军总部猛然觉醒,发现现有零部件库存不足以满足约50架“星战士”的需求。为了减轻零部件补给负担,时任空军总司令唐飞上将决定执行第二轮兵力裁剪计划。从1994年起,除开执行“合欢山二号案”换装 “经国号”战斗机的第8、28中队将所用“星战士”封存或移交以外,剩余还在服役的F-104全部集中于第11大队和第12独立中队(此时已经并入新竹联队)中,且兵力规模缩减为16架经过“则要检查”(IRAN)后妥善的战备机,以及未经过IRAN检查的约30架后备机。在经检查后被认定不适合服役的多余“星战士”则被陆续拆解,为现役飞机提供零部件。这16架全部来自“阿里山八号计划”产物的战备飞机分别是:
- 1. 第11大队:4178、4179、4186、4192、4193、4194、4195、4196号;
- 2. 第12中队:4365、4371、4375、4378、4398、4400、4184、4189号。
4166号F-104D,退役后展示在冈山航空博物馆
11大队退役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