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鬼怪II米格杀手1965-1970 (2024修订版)

US Navy F-4 Phantom II MIG Killers 1965-1970 (2024 revision)

"我的僚机再次观察了我的飞机,报告说在右前方的麻雀发射槽上有几个弹孔。他没说这是否由航炮火力造成的----弹孔看起来参差不齐,这样就可以指出它们要么来自导弹的发动机,要么来自导弹在飞机上爆炸时的火焰。

CVW-14联队活跃的1967年西太平洋巡航的最后一个空战战果被划归给博斯特和隆德,他们于10月30日击落了1架米格-17,然而他们没能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到星座号,因为空战中,他们的鬼怪II被一枚提前爆炸的AIM-7E导弹重创。

博斯特和隆德

"我向航母呼叫,请求直接着舰。我在距离5英里时开始‘弄脏(意思就是让飞机外表变得不再那么流线型,比如放襟翼,伸起落架等)’,而且我需要帮助,因为减速板放不下来。离舰8英里时我试着放下起落架,什么都没有发生。我拉动起落架和襟翼断路器,将起落架手柄拉出,而仪表板上还是显示‘收起,收起,收起’。我的僚机检查了一下,舱门甚至没有打开。"

重复的尝试以及紧急气动襟翼的应急把手都失灵了,这表明气动管路上也有弹孔。虽然压力测量显示还有3000psi,但这支机组还是建议跳伞,此时油料已经降至600磅,距离航母还有1英里,高度5000英尺。

"博斯特和我开始进行跳伞前的准备,我们放低座椅,取下膝板,平直地坐在椅子上,尾舵踏板向前,放下遮阳板,博斯特首先弹出,我从后视镜里看着他飞出去。然后我拉动手柄,感到相当大的震动----明显的震动,,降落伞打开的时候也是不停的颠簸。我可以看见飞机落入水中溅起的巨大水花。"

拿掉了氧气面罩后,隆德决定在接近水面后前先把座椅的充气救生包扔下,然后随着降落伞一起落水。向上望去,他看见了星座号的救援直升机在头顶上盘旋。两人最终获救,而博斯特后来获得了飞行员资格并转入攻击机部队,但在一次空战机动训练中驾驶A-7海盗II因意外事故而丧生。

1972年,这架刷上了绿色和土黄色的"蛇"迷彩的米格-17F和一排米格-21一同停放在内排机场的飞行线上。作为越战初期北越空军的中坚力量,亚音速的米格-17(以及中国专利仿造的歼-5)发展自米格-15,主翼后掠角为45°。虽然这种飞机到了战争后期才开始挂载导弹,但"壁画"火力强大,安装了2门23 mm努德尔曼-里赫特NR-23和1门37 mm努德尔曼-苏拉纳NS-37航炮,前者的射程更大(达到了5000英尺),同时,"壁画"的盘旋能力也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低速飞行时(400节速度以下)。尽管发动机安装了加力燃烧室,可这种飞机仅限于高亚音速飞行,滚转率仅为136°/秒。米格-17的盘旋速率如此优越,以至于VF-21中队的作战手册明确指出,"关于米格-15和米格-17,目前教给所有机组的基本哲学就是不要,重复一遍,不要和他们一起盘旋!"这两个因素后来对Topgun的教官来说变得很重要,因为他们训练学员(和舰队飞行员)如何利用鬼怪II的优点来对抗米格-17。

歼-5 2072

鬼怪II被击落

11月,美军对米格机基地的发起的新打击----特别是福安机场---再次导致许多北越战斗机逃往邻近的中国去避难。至月底,只有4架米格-21和4架米格-17留在越南。虽然看起来像是"岌岌可危",但北越空军还是于19日发起了还击,2架鬼怪II于海防的建安机场附近被923团的米格-17击落。

这两架F-4B均来自珊瑚海号上的VF-151中队[BuNo 150997(NL110)和152304(NL115)],战斗开始时,北越飞行员黎海和阮定福在没有被发现的情况下突袭了这两架鬼怪II,并且用导弹将其击落(译者注:很显然这又是美方资料的误区之一,当时北越的米格-17不具备导弹发射的能力)----北越空军宣称当天还打下了第三架海军的鬼怪II。詹姆斯.蒂格(James E Teague)中尉和后座西奥多.斯蒂尔(Theodore G Stier)中尉以及克劳德.格劳尔(Claude D Glower)少校和后座沃尔特.埃斯特斯(Walter O Estes)中尉均被俘虏,蒂格之后死在监狱里。

1967 年以沉重的基调结束,战斗机活动频繁,而且美国空军要面对着更加成功且更具有攻击性的米格-17和米格-21飞行员。此外,很明显,北越空军地面管制拦截部队的能力也提高了,对于北越空军的管制员来说,他们可以协调两支米格-21分队,且开始尝试米格-17与"鱼窝"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