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的美国空军F-105雷公(2025修订版)

F-105 Thunderchief Units of The Vietnam War (2025 revision)

第三章 滚雷行动

滚雷行动是是多次妥协和众多权威反对声音的产物,这些声音都试图控制战争的进行。其中最主要的是约翰逊总统,他仍然希望通过谈判实现和平,并试图约束参谋长联席会议,后者中的许多人希望对河内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在南越,威斯特摩兰将军在西贡的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Military Assistance Command Vietnam: MACV)占主导地位,并支持约翰逊总统的"分级反应"理论。该司令部主要由美国陆军军官组成,且倾向于将空中力量视为对地面部队的支援,在大多数问题上都听取了麦克纳马拉的意见。

位于越南军事援助司令部旗下的第二级指挥机构包括了太平洋空军司令部的第13航空队和第2航空师(1966年4月1日改编为第7航空队),泰国皇家空军乌隆(Udron)基地的空中作战中心以及美国海军在东南亚的各个指挥机构。对于美国空军的行动而言,这一指挥链经常出现命令冲突、决策层级多变和延迟等难题,从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国空军在对北越战争中的主动性。

整个战役中,处于这一努力最前线的就是泰国呵叻和达欺基地的F-105机组,然而,他们从这些机场前往北越的行动直到1967年3月9日之前一直都是官方秘密。他们在前所未有的防御水平、严格的交战准则和日益激烈的国内政治反对下抵达并击中目标的成就在军事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伤口,疼"。地勤一架F-105D(可能是62-4361号机)被高射炮击伤的炮口和机鼻雷达罩,但此机仍成功完成了任务。遭到高射炮攻击的雷公多次将飞行员安全送回基地。

地勤指向一处被高射炮击伤的航炮口

1965年2月,五角大楼接到指示,向南越和泰国派遣四个额外的战术空军司令部的中队,以应对越共不断升级的攻击。F-105需求的增长结束了战术空军司令部对F-105中队的临时任务(TDY)派遣。四个月的临时任务派遣用昂贵,而且机组还在积累经验和专业能力时就要被换走,在预备阿尔法(Ready Alpha)行动中,355TFW联队从加州的乔治基地永久转移至泰国达欺基地,他们于1962年首次接收F-105D,杰克.布劳顿上校参与了这一过程:

"1965年6月,从国家战争学院毕业后,我被指派到横田空军基地的6441AD师担任作战部副主管。我们参与了达欺基地的建设,为临时任务派遣的飞行员和地勤提供支援与协调,同时帮助达欺的355TFW联队形成战斗力,1966年,我转任全职副联队长。"

该联队同样也吸纳了41TRS中队,他们脱胎于25TRW联队第1分遣队,装备的是B-66B毁灭者,这些飞机之后被改成EB/RB-66B电子战/寻路机,并对F-105的作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达欺以东155英里处的呵叻基地,388TFW联队于1966年3月14日重新回到现役,该联队下辖421TFS、469TFS、13TFS和34TFS四支中队。他们于1963年10月换装F-105D战斗机,并于1964年2月在麦康奈尔空军基地被23TFW联队取代。

59-1729号机的机翼上重新粉刷的区域显示了其在达欺基地期间序列号和尾码表示的各种变化----达欺是一座以眼镜王蛇、极端气候和缺乏当地设施而闻名的基地区域。这架飞机在不同时期被称为"Takhli Taxi"和"Andy Capp",并一直在廷克空军基地的空军预备役465TFS中队服役至1978年7月。它的外侧挂架挂载了处理过的纸制LAU-3火箭巢,带有金属外壳和易碎的纸质整流罩。里面可以容纳19枚2.75英寸无制导火箭弹,并配备各种类型的弹头,每个火箭巢总重量约为500磅。此机机的前部两枚M117炸弹配备了"菊花刀"引信延长器,以便对地空导弹阵地和高射炮阵地造成大面积爆炸破坏。由于中心线复合挂架上的武器间隙问题,引信延长器只能连接到前部上方的一两枚炸弹上。

F-105D 59-1729重新喷涂后

在永久性驻扎(PCS)的联队出现之前,滚雷早期的作战主要由泰国基地的两支临时联队负责,即1965年4月5日于呵叻组建的6234TFW联队,以及5月在达欺成立的6441TFW(P)联队,后者于7月1日被6235TFW联队取代。它还控制着所有的F-105单位,直到355TFW联队于11月8日前来交接。该联队同样也拥有一支EB/RB-66B分遣队,起初是9TRS中队,1965年10月20日换成了41TRS中队。

1965年2月,美国海军和南越空军发起了火镖行动后,美国政府于次月批准了滚雷行动,这是一系列严格控制的空袭,旨在避免平民伤亡,因为空袭从非军事区(DMZ)向北推进。约翰逊总统及其顾问拒绝了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的集中攻击河内和海防的关键工业、后勤和运输中心以及米格机基地的要求,因为他们担心苏联和中国会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