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如此惨重损失后,F-105联队依旧在新年到来时努力保持有效的任务节奏。然而,随着滚雷行动规模的缩小,再也没有出现向1967年这样如此惨重的损失,尽管如此,可1968年仍有47架F-105被报销。
当时,美国国内的矛盾声音已经混淆了约翰逊政府的政策。例如,麦克纳马拉赞助的"Jason"研究小组告诉总统,这样的轰炸增强了北越的军事力量,而另一支助理小组则告诉他轰炸将迫使北越回到谈判桌上来。英国驻河内的大使约翰.科尔文(John Colvin)也持后一种观点,1967年,他在这座城市目睹了"一个国家的忍耐力是如何达到极限的"。然而,越南人的耐心、决心和对领导层的信心很强,尽管有人试图通过轰炸将海防孤立,但这座港口仍然保持开放,F-105飞行员经常飞越船只,其中许多来自美国的盟国,等待卸载物资。
I.里德上士负责照看44TFS中队的62-4326号机,直到1967年10月17日,此机于空袭河内附近塔梂铁路货运站的任务中被击落。那次任务里,"Hotrod"小队损失了三架F-105,飞行员全部被俘虏。高射炮在这三架战机进入或离开时将其击落。驾驶62-4326号机的唐.奥戴尔(Don Odell)少校在驾驶雷公之前曾飞过F-86、F-102 和 F-106。
溪山(Khe Sanh)之围和北越军队在南方的集结使得滚雷行动不可避免地继续进行。然而,"滚雷57"行动因为天气恶劣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1968年1月至3月,平均每个月只有3天能够出击,导致北越有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加强防御。
1968年3月1日,罗伯特.麦克纳马拉心灰意冷,精疲力竭,辞去了国防部长一职。他的继任克拉克.克里夫德(Clack Clifford)建议总统,这场战争的军事结局已不可预见,应减少轰炸来说服河内进行谈判。由于约翰逊同样也决定放弃,克利福德的建议得以实施,"轰炸线"向南移至北纬19°线。无论如何,那时,北方大部分有价值的目标已被摧毁,空中战斗再次集中到老挝的补给线上。
469TFS中队的59-1750号机"Flying Anvil IV"采用了反置迷彩涂装,该涂装最初应用于大约四分之一的雷公机队。此机由罗伯特.亚米斯(Robert Ames)上士负责,于1966年被部署到呵叻基地,在1967年12月14日成功袭击保罗.杜梅大桥期间,这架飞机成为了美军唯一的损失,并在脱离目标时被高射炮击中,飞行员詹姆斯. 塞霍恩(James Sehorn)上尉(当时他只执行了7次作战任务)作为战俘被关押了五年,他最后以空军预备役准将军衔退休。
1968年11月1日是滚雷行动的最后一天,飞机着陆后几分钟,约翰逊总统在几分钟后宣布作战行动结束,然而,F-105继续在老挝上空飞行。
从1965至1967年末,有307架F-105坠毁。在总共397架战时损失中,有274架落入北越境内。150名飞行员被俘,103人阵亡。对于北越人来说,滚雷行动的结束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通过坚韧和耐心捍卫独立的又一个篇章的结束。在他们看来,胜利意味着美国放弃战争。在新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领导下,战区内的美军于1969年开始大规模撤离,F-105D联队也是撤出的部队之一。
空中打击转移到南越和老挝境内的同时,不断减少的F-105D也在逐渐被F-4D/E取代,两台巨大的发动机和更大的载弹量都增加了飞机的生存能力。1969年秋,388TFW联队开始换装F-4E,44TFS中队继续使用F-105,并于10月15日转移至达欺,他们将继续执行野鼬鼠任务,直到355TFW联队剩余的三支中队于1970年10月10日解散。虽然F-105D离开了东南亚,但是野鼬鼠中队继续为B-52和RF-4C的作战提供支援,直到1974年10月,17WWS中队返回乔治基地,也结束了F-105在泰国基地服役的10年历程。
59-1749号机"MARILEE E"(一架涂有反置迷彩的F-105D)在388TFW联队服役时于另一侧写有"Mr Toad"的名字。机务组长是塞拉尔(Sailar)上士,此机于1967年9月23日在班卡托(Ban Katoi)附近执行一次由EB-66指挥的战斗天点的任务中被击落。469TFS中队的飞行员D.S.奥纳普(Aunapu)少校获救。Mk82"女士手指"低阻力通用炸弹(LDGP)受到铁掌飞行员们的青睐,因为它们使F-105能够更好地进行机动,在敌方雷达上以不太明显的正面轮廓显示,并且可以安装延时引信,以便对地空导弹和高射炮阵地造成大范围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