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满足航空需要,阿富汗机场内部署了导航点,喀布尔机场里安装了RSBN-4信标系统,在巴格拉姆、信丹德和坎大哈则安装了RSP-7和RSP-10着陆系统。P-27和P-40雷达开始在所有机场工作,包括靠近边境的贾拉拉巴德。然而,在使用无线电导航系统时,应当考虑到地面基站信号被远处山区屏蔽范围外的可靠接收区,它们只能在足够的飞行高度上才能够确保有效。作战行动中的“俯冲”,飞机飞到无线电导航覆盖范围之外,当信号被重新反射时,空中的电弧受到了“山体效应”的阻碍。与传统平原地区相比,山区机场导航站的作用距离缩减了一半,被限制在50至70千米的范围内。
阿富汗地区的另一个特点是频繁的磁暴影响了无线电设备的运作。一年中,在长达60天的时间里,包括通信系统在内的电子设备都会受到阻碍和磁场干扰。
同时,对敌人目标的搜索和摧毁,即使有其指定的位置,也与通常的情况大不相同。首先,目标很难通过目视被发现和识别,这是决定攻击的先决条件----轰炸“错误目标”意味着浪费弹药,让敌人毫发无损。因此,必须在得到确认和授权的情况下,先向综合安全分遣队报告目标的探测情况。最后一个条件也必须满足,因为从高空很难区分目标的归属性,也很难分辨出道路附近的车辆、建筑物或堡垒是敌是我。飞行员可以自行选择,但只有当攻击请求得到了“同意”后,才被允许使用武器。在这一点上,一名摩托化部队的指挥官在与飞行员交谈时要求“更加注意”,他解释了自己的态度:“如果上帝愿意,我们就能够打败那些‘幽灵’,我们的力量是足够的,但你无法躲避开自己的炸弹。”
信丹德机场的军械区,前方是OFAB-500ShR高爆破片弹、FAB-250M-54高爆弹和RBK-500集束炸弹。
但是,大多数目标,如射击阵地、洞穴、掩体、山中哨所和杜瓦尔土屋,由于其体积小,因此“十分不起眼”,特别是那些位于峡谷和山坡背阳一侧的目标,很难被发现,更难在确保攻击安全的距离上识别它们,这就导致需要对目标区进行覆盖打击,因此,在试图投放炸弹或发射火箭弹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目标本身进行清晰的目视观察。当打击区域性目标----据点、叛军营地和要塞时,它们分散在整个区域,结果证明该战术的效果明显较差。这些目标本身被描述为“具有高度的恢复力,位于地形的自然褶皱中,特别能抵抗杀伤性弹药的影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冲击波在半封闭地形内爆发时破坏作用的增强,弹药对于峡谷内目标的高爆效果也得到了增强(简单地说,在高山峡谷内,高爆弹药的打击保留了全部威力,驱散了目标,压制了敌人)。
敌人借助山区封闭地形进行躲藏,以防遭到探测和精确的瞄准。从空中攻击目标的时候,特别是在陡峭的山坡和峡谷内,敌人是在最后一刻才被发现,这限制了飞行员在攻击范围内展开近距离打击的可能性,也限制了选择最有利的进入方向发起空袭,同样使得在有效射程内为使用武器而进行的机动变得困难。此外,精确的瞄准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保持在作战航线上,还要考虑到退出攻击的安全性。然而,由于发现目标较晚,此时只剩下几秒钟时间,飞行员很难采取一切必要行动,最后影响了攻击效果。所有这些困难都直接影响了打击的准确性,而大多数目标----堡垒、掩体和火力点----都需要直接命中。
一架136APIB团的苏-17M3在山区间飞行。
由于圣战者游击队的高度流动性,加上对行动的保密性采取了更多的措施,因此很难在第一次进入时就进行攻击。空袭无法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预定的期望。因此,第二次通场时,圣战者分散成小组,躲藏在大面积“绿树成荫”的灌木丛和峡谷的石头里。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对反叛武装造成伤害,有必要在打击个别团体时大幅度增加弹药的使用吨位。所有这些理论计算和建议都是以实战结果为基础的,即在最初几个月内的作战中,本质上是航空部队反游击战的经验,这些都是以前的战斗训练课程里没有的。
令人疲惫不堪的气候条件和紧张的作战行动,导致飞行员操作失误和飞机备战违规现象不断增加,“首次参战”的飞行员平均年龄不超过25至26岁。技术也很勉强。最早投入战斗的亚型号,在“苏幺拐”家族中被称为“无字母版”或“白板”苏-17,到那时已经服役近十年。作为该型号系列中的首款产品,它代表了60年代的第一代歼击轰炸机,其它能力相当有限(差不多就是可变后掠翼版的苏-7)。高温和高原稀薄的空气耗尽了发动机的推力,而苏-17“无字母版”本身就已经显得动力不足。此外,苏-17上的AL-7F-250发动机的特点是油耗相当高,因此飞机的航程十分有限。可以说,在作战半径方面,苏-17甚至比米格-21比斯还短25%:米格-21比斯的航程为1210千米,而苏-17只有890千米。
非常罕见的苏-17M3机腹照,由一名西方记者拍摄,飞机下方挂载了4枚250千克级炸弹。